来源:http://www.zzdsyc.com/news1078426.html │ 发表时间:2025/7/22 11:53:00
在传统模铸工艺中,模铸保护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不仅是钢水与空气之间的物理屏障,更是影响铸坯表面质量、内部纯净度及工艺稳定性的核心要素。理解其作用原理与科学选型,对提升铸钢品质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 模铸保护渣的核心功能与技术原理
隔绝空气,防止氧化与二次氧化: 熔融的保护渣层覆盖于钢液表面,有效隔绝大气,显著减少钢水吸氧和氮,降低氧化夹杂物生成风险。
保温隔热,稳定钢水温度: 保护渣形成的粉渣层和烧结层具有较低的热导率,减缓钢液面热量散失,有助于保持浇注过程温度均匀性,减少温度波动导致的缺陷。
吸附与溶解非金属夹杂物: 液态渣层具有良好的界面化学特性,能够捕获并溶解从钢水中上浮的脱氧产物(如Al₂O₃)等非金属夹杂物,提升钢水纯净度。
润滑铸坯与结晶器壁: 在凝固过程中,液态渣膜渗入铸坯初凝壳与结晶器铜壁之间,形成均匀润滑层,减少摩擦阻力,降低粘结漏钢风险,并有助于改善铸坯表面光洁度。
控制传热速率: 保护渣凝固形成的渣膜结构直接影响结晶器向铸坯的传热效率,合理的渣膜结构有助于优化凝固壳生长均匀性。
二、 模铸保护渣的主要类型与适用场景
根据基础成分体系与特性,模铸保护渣常见分类如下:
硅酸盐基保护渣: 以SiO₂-CaO-Al₂O₃为主要成分体系,应用广泛。根据碱度(CaO/SiO₂比值)、熔点、粘度等参数调整,适用于普碳钢、低合金钢等。
含碳保护渣: 添加碳质材料(如炭黑、石墨)以控制熔化速度和渣层结构,适用于需要特定保温或润滑特性的钢种。
预熔型保护渣: 原材料预先熔融成均质玻璃体再粉碎而成,成分均匀稳定,熔化性能一致性好,有利于工艺稳定性。
无氟/低氟保护渣: 为适应环保要求及避免对设备或特定钢种(如含钛钢)的不利影响,开发了氟化物含量较低或完全不含氟的保护渣品种。
选型关键考量因素:
钢种特性: 钢种碳含量、合金元素(尤其是易氧化元素如Al、Ti)、对夹杂物敏感性等。
浇注工艺参数: 浇注温度、浇注速度、铸坯断面尺寸、结晶器振动参数等。
质量目标: 对铸坯表面质量(如振痕深度、裂纹敏感性)、内部纯净度、中心偏析控制等具体要求。
三、 科学应用模铸保护渣的要点
精准匹配选型: 依据上述钢种、工艺和质量要求,选择理化性能(熔点、粘度、结晶温度、碱度等)相匹配的保护渣型号。
规范操作控制:
加渣操作: 保持合理的渣层厚度(通常包含粉渣层、烧结层、熔融层),遵循“勤加少添”原则,避免渣层过厚或裸露钢液面。
熔化状态观察: 注意观察保护渣在结晶器内的熔化状态(如渣圈形态、液渣层活跃度),及时调整。
关注工艺关联性: 保护渣性能的发挥与钢水过热度、拉速、结晶器冷却强度、振动参数等紧密相关,需系统优化整个浇注工艺。
效果评估与调整: 定期分析铸坯质量(表面及低倍检验),结合工艺记录,评估保护渣使用效果,必要时进行优化调整。
四、 结语
模铸保护渣作为模铸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辅料,其科学选型与应用是保障铸钢产品质量稳定、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。深入了解其作用机理,根据具体工况条件精准匹配并规范操作,方能充分发挥其保护钢水、改善铸坯质量、优化工艺顺行的多重效能。
欢迎联系我们的技术团队,获取更多关于模铸保护渣选型与应用的专业建议,共同探讨优化您的铸钢生产工艺。